用眼睛看用手摸,就能干出精密仪器干的活,“顾两丝”的绝技征服了许多观众。去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的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在制造业更是掀起极大的波澜,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走入镜头中的八位平凡工匠,在各自的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奉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而中国机床行业,正是需要有许许多多平凡的大国工匠共同努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和瓶颈,才能彻底摆脱“技不如人”的怪圈,真正实现全行业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
短板之痛
金杯银杯,不如听听用户的口碑。中国机床品质到底怎么样,来自一线的用户最有发言权。这些年来,《机床工具》杂志多次开展用户行活动,深入企业车间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倾听企业企业管理人员的心声,走访的基本上都是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机械加工等领域的行业龙头或知名企业。所到之处,用户对国产设备的整体使用情况“众说纷纭”。在充分肯定国产设备取巨大进步的同时,大多数用户认为部分国产设备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国产设备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等方面。一些用户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表示,部分国产设备除了能干些“粗活”外,基本上难以挑大梁,如果进行精加工还得另买进口设备。几年前,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车桥项目负责人曾直言,他们采购个别厂商的设备,其实完全是为了给销售人员一个“面子”,因为他们三天两头上门“攻关”,实在是太敬业了,不买的话确实说不过去。而这些设备买回来之后,也基本上是闲置或当个配角,对企业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这些实际上也是困扰机床行业多年的老问题。长期以来,部分厂商由于片面追求低价和走量,把目光放在了低端产品上,忽视了产品升级和品质提升。恶性循环之下,不仅利润越来越低,技术和品质也一直“原地踏步”。
值得一提的是,一到大型展会,当国产设备与国外产品同台竞技时,部分厂商的短板就立马显现出来。以龙门机床为例,在国内一些大型展会上,一些厂商的展品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虽然外观越来越时尚,但宜人性、整体布局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专家还指出,一些厂商的加工中心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市场之忧
价格便宜,曾是许多厂商打出的响亮招牌。在粗放型经济时代,这一优势确实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成为许多企业立足市场的撒手锏。而当用户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时,这一优势将难以为继,甚至成为致命的劣势。据最新报道,相比2011年,2014年国内机床市场消费总额下降了18.6%。2015年较2014年又同比下降了13.5%。更值得一提的是,“与2011年上半年相比,目前普通机床、重大型机床产销量已经下降至原来的三成甚至两成!”
一方面,市场需求在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一些用户正越来越青睐进口设备。一个极为典型的案例是,在一家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相关负责人坦言,如果说以前国产设备有着价格和服务上的优势话,随着国外品牌的销售服务网络逐渐完善,部分国产设备的这些优势正在渐渐消失。而且部分国产设备的加工精度差和稳定性不足等弊端正在日益凸显,甚至影响到企业的订单和效益。他表示,这些年来,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已经开始逐渐淘汰国产设备,甚至打算在几年之内全部替换,改为使用性价比更高的韩国设备。
更为严峻的是,作为产销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一些经销商也在逐渐舍弃国产设备。2014年,山东一家知名机床销售企业做出重大战略调整,放弃多年的国产机床销售业务,成为一家知名国外品牌的合伙伙伴。这家企业的老总坦言,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一直深耕国产机床销售市场,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由于部分国产设备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用户抱怨较多,售后服务成本也很高,牵扯了很多精力,使得销售工作一直做得很累。加上用户对设备需求档次在不断提高,国产机床销量逐年下滑,所以决定把重点放在进口机床上。
这些事例再次说明,部分国产设备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这也给部分厂商敲响警钟:再不奋起直追,再不转型升级,可能会被市场抛弃。
崛起之路
事实上,国产设备中也有许多一流产品。 这些年来,国内企业对先进技术的追求,丝毫不亚于国外企业。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大批可与国外品牌相媲美的精品不断问世,有的甚至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成为整个行业乃至中国制造的骄傲。
近年来,济二提供的汽车冲压生产线,打进了美国福特,打破了德国生产线数十年的“垄断”。现在所有的自主品牌以及通用、大众、福特、日产、奔驰、本田、铃木、路虎、沃尔沃、雷诺等合资品牌都选用了济二的产品。刚刚落户青岛的一汽大众项目也采购了济二的高速柔性自动冲压生产线,这是代表当今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大型成套冲压装备。济二机床董事长张志刚曾说:“在与德国企业等国际一流对手竞争、为美国福特汽车等国际一流用户提供装备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欠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完美的制造与员工的工匠精神。”可以说,济二等企业之所以取得有目共睹的业绩,奠定在业界的重要地位,正是因为把自己的产品做到了极致,最终成功打败顶级竞争对手。
像济二一样追求工匠精神的企业正越来越多。大连光洋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堪称亚洲之最的地下装配车间,确保了机床的精度,该公司生产的五轴设备卖到了德国。2014年,山东永华与德国老牌机床企业罗特勒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引进德国最新技术和生产工艺,全面吸收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机床设计理念,持续强化高端多轴联动产品设计能力,加快革新制造工艺,大幅度提升产品性能,逐步掌握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的产品应用技术。
正如纪录片《大国工匠》中所说的:“我们装备水平的提升,永远不可能替代人工,就需要有一种工匠精神,去钻研满足更复杂产品的需求。”在一个依靠技术打天下的行业,只有扎扎实实地做产品,做好产品、做最好的产品,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的尊重。这也是整个行业崛起的必由之路。
放眼未来,机床行业转型之路注定充满艰辛和阵痛。只有把工匠精神贯彻到企业产品研制的整个环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肯定的是,今后几年,那些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依靠仿造他人、走山寨之路的企业,注定要在市场的洗礼下被淘汰出局。